厉害了!江西这位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来源:光明网

贺浩华,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江西莲花人。三十多年来,他长期致力于作物遗传育种的科研、教学与技术推广工作,在两系杂交稻研究、双季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厉害了!江西这位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厉害了!江西这位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贺浩华首先发现了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两个光温作用模式、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表达和育性恢复具有四个临界温度阈值等新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稻育种理论体系。他带领研发团队育成包括江西首个超级稻淦鑫688在内的水稻新品种70多个,这些新品种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大面积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破解水稻“卡脖子”难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悉,贺浩华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大北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张海银种业促进类一等奖1项;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培养研究生150余名;入选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模范教师”“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2年在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年在中山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任职经历:

1991年起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主任,1994年起任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副院长,2000年起任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院长,2001年起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3月起任中山大学副校长。2012年3月,任中山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正厅级)兼副校长。

2015年9月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学术经历:

学术经历:1992年,香港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1993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95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访问学者;1996年,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访问学者;1997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1998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访问学者;1999年,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访问学者;2000年—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访问学者;2001年,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访问学者;2003年-2004年,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2007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2007年,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客座教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兼) 。

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历史学会会长。

2024年1月4日,任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院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END

 

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