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英才计划”2.0版
释放政策红利 广纳天下贤才
——“许昌英才计划”2.0版政策体系解读
核心提示
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
进入新时代,正在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许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和能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怎样才能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2月6日,“许昌英才计划”2.0版政策体系正式印发,包括1个总政策和16个子政策。其中,总政策《关于深入实施“许昌英才计划”助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的意见》共8项20条内容。
“与以往的人才政策相比,‘许昌英才计划’2.0版政策体系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人才认定更加科学、引才重点更加突出、引才方式更加务实、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工作责任更加明确、人才生态环境营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许昌英才计划”2.0版就是要展示许昌渴求人才、服务人才、广揽天下英才的诚意,努力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切实做到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贡献有奖励,让每一位来许昌的人才都能留得下、发展得好。
加强人才认定工作
高层次人才分为顶尖人才(A类人才)、领军人才(B类人才)、拔尖人才(C类人才)、高级人才(D类人才)、急需紧缺人才(E类人才)等5类,认定范围为在许工作、来许自主创业及全职或柔性引进的人才,重点是许昌市九大重点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
特别急需的特殊人才,可打破5类人才认定标准,由市委人才工作委员会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研究支持政策。
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
在激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全市范围内企业(不含驻外办事机构、分支机构、科研机构等)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经个人申请、单位申报、组织认定,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人才补贴。新引进A、B、C、D、E类高层次人才,市财政可给予最高120万元、80万元、40万元、15万元、10万元(或8万元、6万元、5万元)的人才补贴,柔性引进(未明确来许工作时间)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人才补贴为相应类别层次新引进人才的1/3。
——成长关怀。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等重大人才项目,参加国家和省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组织并担任职务,到国外著名研究机构、高校、企业进修和合作研究,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活动。鼓励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股权、期权、分红、净资产增值权、特别奖励等激励方式。
——生活关心。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纳入许昌市高层次人才库,优先推荐参加全市重大节庆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联谊交流、文体活动等。A、B、C类高层次人才自认定之日起3年内,在许昌市内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游览全市范围内A级旅游景区(可随行2人),每年免费健康体检一次,市、县两级重点医院就医享受绿色通道。
——家属关照。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父母、配偶、子女和配偶父母可随迁来许落户,并按规定参加相关社会保险。A、B、C类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可按本人意愿选择当地公办学校就读,配偶一同来许就业的可由相关单位妥善安排。
在支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方面,允许市直部分事业单位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或使用人才专项编制,通过考核招聘等形式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首次签订聘用合同期限不少于5年。办理聘用手续后,除享受的人才补贴为同类别高层次人才的1/3外,其他优惠政策不变。
在鼓励企事业单位培育高层次人才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类院校合作,培育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鼓励支持高端人才(团队)创业创新
凡符合A、B、C、D类高层次人才标准,带技术或专利、项目、资金等来许昌市创办(合办)企业或依托许昌市企业开展创新的,经评审认定后,可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来许创办(合办)企业的为创业类人才(团队),经评审认定后,可享受以下支持政策:
——创业扶持。创业类人才(团队)分为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等3个层次,可分别享受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项目启动扶持资金。项目立项后,所在县(市、区)可免费提供不低于500平方米、30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创业人才(团队)自行解决创业场所的,不再予以补贴。
——融资支持。项目立项后,符合融资担保条件的,可由市有关担保机构给予最高500万元融资担保,市财政给予一定风险补偿。项目中期评估后或产业化初期,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许昌英才股权基金”投资支持。
——个人激励。创业人才(团队)成员可同时申请享受与同类别高层次人才对应的支持政策;在许昌市工作时间不确定的,按照柔性引进标准享受支持政策。
许昌市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成果转化的为创新人才(团队),经评审认定后,可享受以下支持政策:
——创新资助。创新人才(团队)分为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等3个层次,可分别享受220万元、150万元、80万元项目启动扶持资金。
——融资支持。项目立项后,符合融资担保条件的,可由市有关担保机构给予最高300万元融资担保。项目产业化初期,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许昌英才股权基金”投资支持。
——个人激励。参照创业人才(团队)政策执行。
全面创新引才方式
为更大力度柔性引才,许昌市鼓励企事业单位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柔性引进一批顶尖型、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退休返聘、“候鸟服务”、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旅居服务、成果转化等方式,来许昌市开展创新合作。
在实施引才奖励制度上,为许昌市引进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中介机构,分别奖励8万元、6万元、3万元;为许昌市企事业单位全职引进A、B、C、D类高层次人才的中介机构,根据高层次人才履职情况和实际贡献,可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对引进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招才引智联络站,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特别突出的最高可奖励10万元,为企事业单位全职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的,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5000元。
就用好“许昌英才港”引才平台,许昌市将充分发挥“许昌英才港”高端人才中介服务平台作用,整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优势资源,每年引进一批来许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
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推动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加强与优秀人才的思想联系、感情交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
●完善人才“一站式”服务。发挥许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作用,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增强各类人才对许昌的归属感。
●加大人才评选宣传力度。许昌市每年评选一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乡村人才,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良好环境。